2008年7月30日星期三

粤剧在马来西亚的流传与发展


  素有“南国红豆”美誉的粤剧,是广东省最大的地方戏曲剧种,从明初渐趋形成以来,已有三百多年的历史。早期称本地班,广东大戏,广府戏,主要流行于广东广西香港澳门上海,台湾等地,东南亚,美洲,大洋洲等地的粤籍华侨华人对粤剧也是情有独中。马来西亚是广人在海外仅次于新加坡的一个较大的移民国,随着广东人在各个历史时期源源不断地移居马来西亚,粤剧在马来西亚获得了生存传播的深根厚土,并且在戏剧舞台上逐渐占据主导地位,成为当地多元文化大观园中特异的一支而熠熠生辉。在不同的历史时期,为了谋生或被战乱剽掠等其他原因,移居马来西亚的广东人不断增多。因此,在移居的过程中,粤剧自然而然成为了粤籍人士维系两地民心的情感纽带,并且和当地本土文化相互融合。

(一)移植阶段

  1908是粤剧在马来西亚的移植阶段。由于史料的散佚,粤剧何时何地以正规的形式登上马来西亚的草台演出,已无处可考。粤剧在马来西亚流传,从早期广东移民的自唱自娱开始,然后才逐渐发展起来的。这些移民,文化水平普遍较低下,对他们而言,粤剧是他们认识社会,评价生活,升华感情,净化心灵,从而得到审每愉悦的最主要的艺术形式。据史记载,清咸丰四年(1854年)粤剧艺人响应太平天国起义,建立“大成国的事迹,在粤剧史中国戏剧史甚至世界戏剧史上都称得上是彪炳千秋的壮举。咸丰十一年(1861年)“大成国”解体,清朝统治者对粤剧艺人进行镇压和捕杀,许多粤剧艺人被迫逃亡,逃往越南马来西亚、新加坡等地区避难谋生。这些粤剧艺人到达马来西亚,其演出活动加速了粤剧在马来西亚的传播和发展,使粤剧渐趋专业化,艺术化;也把粤剧反映现实斗争生活的传统,带上马来西亚的戏曲舞台。

  1908年,光绪皇帝和慈嬉太后相继去世,清廷戏剧和乐舞在全国内禁戏长达一年多。这阶段,广东有部分粤剧艺人飘洋过海到马来西亚,为粤剧找到了在海外展示和传播的机会和空间。据史料记载,这阶段广洲八和会馆属下的新丽声,艳阳天,嘉乐等粤剧戏班,常常往新加坡,马来西亚演出。

)发展阶段

  1909年至1920年,是粤剧在马来西亚的发展阶段。由于粤剧参与现实斗争生活,因此它比别的戏曲剧种更带有现代生活的色彩。这阶段,粤剧舞台官话改为广州方言,形成自身的独特色彩和格调。粤剧从形成以来,曾经受到其他声腔剧种的影响。由于所用语言始终是南腔北调的“官话,歌者不易,听者更难。语言的隔阂限制了唱腔的发展,也限制了剧目的整理和提炼,更限制了演出艺术水平的提高。粤剧反映现实斗争生活的传统,从李文茅起义时已经具备。亥革命前出现许多爱国粤剧演员创办的“志士班”,目的在于进行反帝反封建宣传。振天声班是其中之一班社,曾于1908年赴东南亚各地演出。班到过吉隆坡,太平等地献艺。这阶段,在马来西亚各个小埠有一些小型戏班演出粤剧,如文冬埠的“尧天彩剧团”,金宝的“庆维新剧团”,槟城的“平天彩剧团”,新埠的“新平天彩剧团”,怡宝也有两个剧团演出。著名的粤剧演员靓元亨和马师曾、豆皮元等人,都先后在这些戏班演出过这阶段,马来西亚有一些小型戏班演出粤剧,如金宝的“庆维新剧团”,槟城的“平天彩剧团”,文东的“尧天彩剧团”等。此外,马来西亚本地的戏班为数不少,吉隆坡有三个戏班,他们经常作商业性演出,在芙蓉,金宝,太平等。这些戏班规模大小不一,大的戏班约一百人,小的戏班三十至六十人之间。

)高潮阶段

  1921年至1941是粤剧在马来西亚的高潮阶段。随着粤剧的改革与发展,粤剧在马来西亚迎来了它的“黄金时段”。娱乐场所的增多,为粤剧的上演提供了更广阔的天地。新加坡的邵氏兄弟娱乐公司发展到马来西亚的吉隆坡,槟城等。在吉隆坡有中华游艺场,槟城有新世界和大世界游艺场。此外,马来西亚还有一些戏院经常上演粤剧,如吉隆坡的长春戏院,城的万景戏院,新戏院,万台戏院等。外来的戏种,戏班增加,为粤剧的发展提供了新的竞争围。这时期,从中国和香港前往马来西亚演出的著名粤剧团体不少。他们所演出的剧目包括了《龙虎渡姜公》,《粉碎姑苏台》等剧目。19368月,著名粤剧演员薛觉先前往马来西亚演出,演出的戏目包括了《西厢记》,《霸王别姬〉,《关公古城会》等。在日军南侵以前,陈非侬剧团曾在马来西亚掀起一股热潮,先后跑遍了马来西亚的马六甲,吉隆坡等多个地方演出。

  三十年代,吉隆坡还出现了由当地华侨或华裔组织的专业粤剧戏班,如吉隆坡的“八和会馆”属下的粤剧团有“新丽声”,“艳阳天”,“大罗天”,“新青年”,“环球乐”,“嘉乐”、“文英”等。这些戏曲团体争奇斗艳,阵容鼎盛,粤剧舞台空前兴旺。

  这阶段,粤剧在思想和艺术方面都进行了重要改革,呈现出一派新的气象。剧目取材广泛、思想内容富有较社会意义、时代感强。舞台表演突破了传统戏曲的藩篱,表演程式较为新颖,吸收了新的艺术品种如电影、话剧、歌剧、舞剧的表现手法,舞台面貌焕然一新,唱腔音乐也渐渐地由原来的老腔老调逐渐变得优美动听,舞台美术渐渐向现代化、写实化方向发展。

起伏阶段

  1948年,马来西亚进入紧急状态时期,马华文艺一度陷入了低谷,戏剧娱乐事业相应地也处于冷淡,萧条状态。来自中国和香港的戏班大都离开新,马回到香港,一些较大型的专业粤剧团无法维持演出,逐渐改为小型班,有的甚至面临解体的命运。五十年代,随着社会经济的复和发展,娱乐事业逐渐恢复了生机,为了适应和平时期戏剧观众的娱乐需要,粤剧活动相对于四十年代活跃了许多。因为对外政策的变化,中国粤剧戏班前往马来西亚演出受了很大限制。因此,大多数戏曲团体断了通往马来西亚之路。当地较活跃的粤剧团体则有:燕新粤剧团,秀英剧团。著名演员则有:李香琴,陈皮梅,陆飞鸿,徐柳仙,石燕子等。这阶段,马来西亚的粤剧发展道路岖多变,电影和歌台演出的频繁,转移了观众的兴趣,使粤剧受到不同程度的打击,艺术上没有多少创新。值得一提的是:马来西亚剧坛出现了一个非常独特的现象,即英语粤剧的出现,一位钟莉莉女士4用英文编写了一出《龙凤配》,曾在怡保义演,从此开了英语粤剧的先河。

)残存阶段

  19601979年,是粤剧在马来西亚渐趋衰落阶段,社会经济的迅速发展以及人们生活方式不断改善,带来了人们审美要求的变化。墨守成规的粤剧被电影电视强走了不少观众。马来西亚当地的专业粤剧团体逐渐减少,唯独艳阳天剧团比较活跃。“197110月,改团在吉隆坡中华游艺场连续演了十多晚,演出的主要剧目是:《虎将蛮花》,《脂巷口故人来》,《牡丹亭惊梦》等。

  马来西亚的业余粤剧团体,大多附设在同乡会馆和工商行会的机构内。这些业余剧团,无形中丰富了粤剧活动。由于公演次数少,覆盖面不够大。粤剧团为了走出困境,粤剧在编剧方法、词曲、音乐、唱腔、舞美等方面都做了改革,并较积极地把现代高科技术搬上舞台。

  1980年至今,是粤剧在马来西亚的式微阶段。八十年代,传统戏曲文化娱乐世界的时代,毕竟已成为过去,粤剧在马来西亚生存的深重危机急速到来。各种现代的艺术形式和娱乐方式从四面八方向粤剧发出挑战,特别是电影视、多媒体电脑占据了人们的精神生活域,粤剧逐渐退出了其历史舞台。另一个粤剧式微的原因是渐趋的商业化倾向,一些演员为了票房收入,不再视艺术为生命,弃艺术传统于不顾。观众流失是粤剧式微的另一个原因。

  一百多年来,粤剧以其独特的魅力顽顾地生长,发挥着应有的作用,或多或少成为华人生活的一部分。随着岁月的更替,粤剧必须因时因地制宜,不断强化艺术个性,探索人性最本质的话题,把古典与现代相结合,这样,粤剧才不至于在曾经树繁叶,多姿多彩的中国境外特殊的演出集中地-马来西亚走向灭亡,反而成为马来西亚现代文化园中的一大奇葩。

没有评论: