2008年7月20日星期日

传统戏曲-粤剧


粤剧,又称大戏、广东大戏,源自南戏,自明朝嘉靖年间开始在广东、广西出现,是糅合唱、做、念、打、乐师配乐、戏台服饰、抽象形体等等的表演艺术。粤剧每一个行当都有各自独特的服饰打扮。最初演出的语言是中原音韵,又称为戏棚官话。到了清朝末期,文化人为了方便宣扬革命而把演唱语言改为粤语,是广州人更容易明白。

清朝初期,粤剧以戈阳腔和昆山腔为主。直到太平天国时期,戏班逐渐出现,但唱腔仍以梆子为主。随着昆曲衰落,并受到徽班影响,转为以西皮二黄为基础唱腔。辛亥革命时期,志士班的改良,将官话改为广州方言,又称为新腔。抗战时期,不断有著名老倌冒起,各自钻研粤剧并发展有自我特色的唱腔。粤剧的唱腔音乐主要分为“板腔”、“歌謠” “曲牌”三种。板腔,即梆子和二黄,俗称梆黄。以粤剧属于南北路的戏曲,即有南路二黄唱腔和北路梆子唱腔。粤曲的板腔原是由外省传入,是由诗赞式的齐言滚唱方式发展出来,后来节以鼓板,由不同板式引发唱腔的变化,故称板式变化体 板腔体、诗赞体戏曲唱腔和曲牌体戏曲唱腔的区别,是板腔体和诗赞体戏曲唱腔没有固定的乐调旋律,旋律由曲词的语音决定,即使同是慢板中板,可以因为曲词不同,有不同的音乐旋律。而曲牌体戏曲唱腔却是先有乐调旋律,再填曲词,其中骨干音更不可修改,所以无论千百首同曲牌的曲,即使曲词不同,但其分布之声调必然相同,否则不同填一首小曲。

  乐队或乐师称为棚面,锣鼓的领奏者为掌板,安坐于戏台的左则。棚面共分十手:箫笛、三弦箫打铮吹螺、(日)大钹(夜)二弦、(日)掌板(夜)大鼓、(日)打锣(夜)掌板、(日)大鼓/副二弦、(日)发报鼓/大 锣、提琴/小锣大钹、横箫大锣、小锣及后备。后来,加入了短喉管、长喉管、京胡及扬琴。

粤剧的行当从原先的末、生、旦、净、丑、外、小、夫、贴、杂10大行,精简为六柱制,即文武生、小生、正印花旦、二帮花旦、丑生和武生。

粤剧剧本大约有一万一千都本,可分为几种类型,江湖十八本-《寒宫取笑》、《三娘教子》、《三下南唐》、《沙陀借兵》、《四郎探母》、《五郎救弟》、《六郎罪子》、《酒后戏凤》、《打洞结拜》、《大雁寻父》、《平贵别羔》、《仁贵回羔》、《李忠买武》、《高平关取级》、《高旺进表》、《斩二王》、《辩才释妖》、和《金莲戏叔》;改编自古典小说和传奇,如帝女花、三国演义、水浒传、封神榜等;民间文学改编-《梁天来》;其他剧种剧目改编-《翻死官》;文明戏-《新广东女儿传奇》、《黄萧养回头》及《班定远平西域》;新编粤剧-《南宋鸳鸯镜》、《曹操与杨修》、《桃花扇》、《佳偶兵戎》、《拾玉镯》等。

没有评论: